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家ㄉ位子


檢視較大的地圖

3-6翻譯

原文:
We are altering the carbon cycle,adding large amounts of carbon dioxide to the atmosphere by burning fossil fuels and clearing photosynthesizing vegetation in forests and grasslands faster than they are replenished(red arrows in Figure 3-19).There is considerable evidence that CO2 emissions from these human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rrent warming of the atmosphere,and they are likely to play an increasing role during your lifetime.Projected global warming during this century could disrupt global food production and wildlife habitats,alter temperatue and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raise the average sea level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翻譯:
我們正在改變碳循環,因為燃燒化石燃料及除去在森林和草地中會起光合作用的植物速度快過這些被補充的速度,而增加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氣層中。這裡有相當多從現今地球暖化中人類活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排放CO2的證據,並且CO2可能在你的生命中扮演逐漸增加的角色。
全球暖化會在世界各地擾亂全球食物的產量及野生棲息地,改變溫度和降水的形式,並且提高海平面。

環境心得

一開始看到「地理與環境」這門課是在課表上,對於自然組ㄉ我感覺是很莫生ㄉ,想說應該會很難,當拿到課本後,卻發現我錯了,不是很難,是真ㄉ很難,因為英文對我而言是最困難的,在加上內容與我想像的不一樣,讓我讀的很辛苦,而且作業好多,幾乎每天與作業為伍。期中考後,修改了上課方式和作業內容,雖然用新的方法比較容易吸收了解,但是每增加一週,要預習的地方就越多,而且有上台翻譯有分數,但最後常輪不到我,有時會覺得不太公平。經過了這學期,我的英翻中有了些許的進步,也讓我學到很多新事物,雖然往後不一定運用得到,但是可以增長自己的內涵和英文程度,或許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穫吧!

5-3

How long can we keep eating away at these terrestrial forms of the earth′s natural capital without threatening our economies and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our own and other species ? No one knows. But there are increasing signs that we need to come to grips with this issue.
This will require protecting the world′s remaining wild areas from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many of the land areas we have degraded will need to be restored. However , such efforts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exploitation and conservation are highly controversial because of the timber,mineral,and other resources found on or under many of the earths land areas.

我們還要多久再不威脅到我們的經濟和長期倖存的物種下,可以遠離食用陸地上形式的自然資源。沒有人知道,可是我們透過逐漸增加的徵兆,使我們需要去理解這個議題。
將需要保護這個世界發展後所剩下的未開發地區。除此之外,我們需要去恢復很多因為我們而變質的土地。然而努力完成開發和保護之間的平衡是具高度爭議性的,因為木材、、礦物和其他資源是在地上或地下被找到的。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4-2段落翻譯

These long-term climate changes have a major effect on biological evolution by dertermining where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can survive and thrive and by changing the lpc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cosystems such as deserts , grasslands , and forests.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more than half of all life on the earth has been wiped out in five mass extinctions over the past 500 million years. Scientific hypotheses explaining the causes of these mass extinctions include asteroids colliding with the earth , large-scale emissions of toxic hydrogen sulfide (H2S) from the ocean into the atmosphere , and climate change. Such mass extinctions opened up opportunities for the evolution of new species and shifts in the locations of some ecosystems. On a long-tern basis , the four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 especially biodiversity , have enabled the earth to adapt to drastic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這些長期的氣候變遷對生物進化有主要的影響 , 藉由測定各種不同的動植物能在當地不同形式的生態環境(沙漠、草原、森林)可生長茁壯。

證據顯示有超過一半在地球的生命於過去五億年間的五次大滅絕中被抹去 , 科學假設解釋說造成大滅絕的原因包括小行星與地球的碰撞 , 大規模的有毒排放物(H2S)從海洋進入大氣中;造成氣候變遷 , 這些大滅絕開啟了演化成新物種且轉移成當地生態系統的機會。在長期變遷的基礎下 , 有四種永續的原則 , 特別是生物多樣性 , 可使地球去適應自然環境中的改變。

單字解釋benthos

benthos 海底生物
一些生物住在水底,他們可以使他們固定在水底的一ㄍ區域,藉由蠕動來在沙子或泥漿中挖洞
例如藤壺、牡蠣或龍蝦、螃蟹可以行走在海底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熱點~死谷國家公園

死谷國家公園(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主體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一小角延伸入內華達州境內。公園位置處於北美的盆地與山脈區,這段地區地殼活動頻繁,東面的地殼向東伸展、西面的地殼向西伸展,這裏的地殼便呈條狀下沉,分解成大致為南北走向的地壘﹝山脈﹞和地塹﹝盆地﹞。

美國西進史蹟
風景奇特且見證了美國西進拓荒歷史的死谷,在1933年由胡佛總統親自下令定為國家紀念史蹟;1994年國會通過「加州沙漠保護法案」,將死谷正式設立為國家公園,佔地也由二百萬畝擴充到三百三十萬畝,成為美國本土四十八州中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

盆地和山脈區在死谷這裏特別顯著,在相距不到140公里的地方,座落著海拔 4,418公尺(14,494英呎)的惠特尼山(Mt. Whitney)和低於海拔86公尺(282英呎)的死谷,分別是美國本土48個州的最高點(死谷最高點Telescope Peak)和最低點,而這個最低點(Badwater)也是西半球海拔最低的地點。

根據園方的統計資料,死谷年平均溫度約為攝氏32度,然而從5月開始到9月,均溫可達攝氏38度以上。但同樣的溫度在死谷感覺上要熱得多,因為高溫在低於海平面的狹長谷地,熱輻射無法發散。而年均降雨量也僅有1.92吋。惡劣氣候使得這裏只有深秋至初春適於旅遊。

死谷的由來
1849年加州發現黃金,掀起瘋狂的淘金熱潮,這些人被通稱為Forty Niners(49ers)。他們以鹽湖城作為整補的基地,翻山越沙漠進入加州。

在1949年10月有一批拓荒者錯過了時機,又不願呆在鹽湖城等到春天,決定穿越沙漠,抄捷徑(Old Spanish Trail)往西走。但是這批人錯估沙漠的面積跟嚴酷的氣候,有些人因而葬送了寶貴的性命,這是所謂的「The Lost 49ers」,也是死谷名字的由來。

南北走向的死谷,東邊是標高6,000多英呎的阿瑪鉤紗 (Amar-gosa) 山脈,西邊是標高11,000多英呎的帕娜敏(Panamint)山脈。一場驟雨可以將死谷的乾涸鹽田轉換成萬頃湖波,而乾旱氣候也可以將萬頃湖波轉瞬間蒸發殆盡。

荒漠之外的驚艷
據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北美大陸曾經橫跨地球的赤道線,而死谷國家公園正位處於赤道上。這是地質學家推算出57億年前寒武紀(Cambrian)時代美洲的大致方位。

死谷中最令人驚艷的,還是山巔谷底寸草不生、脈絡分明的岩石上所記載著的十多億年來的地球發展史。由原生代到古生代到中生代到新生代;由火成岩到沉積岩到變質岩;死谷仍然在進行中的造山活動,將不同世代的岩石斷層揭露在陽光下,向人們訴說著過往